广州“十四五”规划建议点名南沙24次,“一把手工程”。

2020.12.22

建议稿提出,构筑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动力源,突出抓好南沙“一把手工程”,聚焦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此前备受各界高度关注的广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出炉,其中“广州南沙”一词在建议稿中出现4次。

 

—— 协调打造广州科技创新轴 ——

 

>建议稿提出优化提升科技创新布局。

 

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链接广州科学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天河智慧城、南沙庆盛片区、南沙明珠科学园等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完善沿线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集聚国际一流的人才资源、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

 

从科技创新轴的布局可以看出,广州旨在提升中新广州知识城与南沙科学城之间,由北向南的互联互通水平,提升区域之间的协同力度,加强改革联动、开放联动、创新联动、发展联动,片区之间将共同打造广州创新发展的新增长极和动力源。

 

空间互联带动要素互动,区域贯通带来资源集聚。广州将优势科创资源汇到了南北走向的创新轴线上。

 

 

>建议稿提出,依托南沙科学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南沙科学城是粤港澳大湾区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重要载体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建议稿提出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和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生物岛、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等省实验室。其中,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落地南沙。

 

>建议稿还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充分激发人才第一资源活力,支持南沙区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

 

当前,广州南沙正通过打造一流的南沙科学城、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国际人才特区、一流的优质生活圈,构建人才创新发展“大”“强”“广”“暖”的生态格局。

 

——南沙自贸片区拓展列入议事日程——

 

>建议稿提出统筹重大产业功能区建设。

 

突出数字经济核心区“一核引领”,东部、南部创新经济“两极带动”,空港、海港、铁路港“三港辐射”,特色经济价值园“多点支撑”,全力支持和高位推进开发区、高新区、综保区等国家级产业平台创新发展,提升省级、市级产业平台能级,打造沿江、东南部、西部三大产业带。

 

广州南沙是打造东南部产业带的重要支撑。建议稿提出做强做大东南部产业带,充分发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埔—从化产业共建合作区、从化温泉生态经济总部集聚区、国际生物岛、黄埔港新贸易创新中心、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合作示范园、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商务区、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博长隆片区、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粤港深度合作园等重点平台的带动作用,形成集中度显示度更高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广州南沙已经提出与深圳前海协同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南沙先进制造业基础良好、产业承载空间广阔优势和前海金融、现代物流、科技及专业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优势,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策源地。

 

>建议稿提出构筑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动力源,突出抓好南沙“一把手工程”。

 

聚焦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做强南沙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建设成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区和示范区。强化中心城区和南沙的战略连接,夯实建设用地、基础教育等发展根基。依托区位优势和世界级海港资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壮大特色金融,形成华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深化港澳游艇自由行,发挥南沙邮轮母港带动作用,建设国家邮轮旅游试验区。提高滨海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积极推动南沙自贸片区拓展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广州黄埔区官网发布招标公告,提出争取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申报纳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提质扩容范畴。

 

12月9日召开的黄埔区委全会提出:将与南沙科学城共同推动5G和量子通信等新基建互联互通,同时将开通从中新广州知识城到南沙全球第一条无人驾驶航线。此次建议稿也提出规划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连接南沙科学城的快速通道。广州东部南部创新经济“两极”格局或将加速形成。

 

12月19日,《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政策解读会(广东专场)上透露,目前广州开发区正在研究开通知识城到南沙的快速交通,正在考虑磁悬浮、高铁或者高速地铁,贯通广州南北的科技创新轴。

 

—— 办好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

 

>建议稿提出,加快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等;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数字枢纽、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

 

在提升综合门户枢纽功能上,建议稿提出高水平提升国际航运枢纽,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推动广州港与珠江口内及珠江西岸港口协同合作发展,拓展更多无水港,建成南沙港四期、南沙港铁路,推进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南沙港五期建设,做优做强黄埔港,强化国际航运中心功能。

 

广州港地处珠江入海口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带,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又是对外开放的国际门户枢纽。拥有2000多年的开放历史,是广州港在全球港航业中的一张亮眼名片。截至目前,广州港集团集装箱班轮航线总数已达165条。其中,广州港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非洲航线最密集的枢纽港,此外广州港依托新设立的东南亚办事处,积极对接亚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方向航线已突破100条。

 

 

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是我国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从南沙保税港区升级为南沙综保区、启运港退税政策落户大湾区到如今示范区的获批,南沙都是各种对外开放举措落户的首选地。

 

进一高提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深化优进优出,建设重要商品国际分拨分销产业集群,办好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作为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南沙自带创新基因,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三年总体排名全国前三,“投资便利化”全国第一,“贸易便利化”和“政府职能转变”全国第二,营商环境全球模拟排名第24名。特别是近年来,南沙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出台实施了集聚人才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积极搭建聚集人才的系列平台和载体,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建议稿提出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支持南沙区、空港经济区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先试,带动全市叫响“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建议稿还提出推进南沙新区土地管理改革综合试点。

 

—— 推动广深接合片区同城化 ——

 

>建议稿提出,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进一步深化穗港澳合作,深化落实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加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推动南沙建设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提升国际民商事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水平。加强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建设,健全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工作机制。健全产业协同发展体系、产业链安全协调机制,建好穗港、穗澳各类合作园,创建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争取港澳上市的药品、医疗器械在广州指定医疗机构使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完善全球溯源中心、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全球报关服务系统。

 

 

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上,建议稿提出以珠江为脉络,立足北部山林、中部都会、南部滨海自然地理禀赋,优化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南部着重提升南沙城市副中心,深化与深圳西部及佛山、珠海、中山联动发展,推动广深接合片区同城化,创建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

 

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当前,南沙正以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大湾区轨道交通路网建设为契机,建设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将深化与深圳前海、南山、宝安、福田等区域合作,谋划建设广深产业合作园区,打造广深“双城”联动发展先行示范区。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议稿还提出优化建设隆平国际现代农业水稻公园和南沙渔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做强花产业,厚植花文化,擦亮花城名片。

 

转载:南沙投资